部落格導覽

2012年6月10日 星期日

專書寫作與雞零狗碎的學術、人生&政策

前面兩篇文章「壯遊與神遊」和「幸福   在看不見的地方」可能是很多部落格讀者沒看過的,因為它們都是節錄自我的專書《生命是長期而持續的累積彭明輝談困境與抉擇》。這本書雖然有些材料取自部落格文章,但是文字已經根據專書的寫作架構與文本脈絡改寫過。

我對待專書的期待不同於部落格,因此寫作時態度也有明顯差異。部落格的讀者來來去去,挑愛看的文章看,而往往不會照我的規劃逐篇細讀,所以我的部落格文章也是隨興寫的,只自許要立論有據,不會細究措詞,也不在乎錯字(反正我的讀者都有能力改錯字)。至於主題,愈來愈偏重即時回應當下的社會議題,而愈來愈少系統性的整體規劃。這算是一種我願意花心力去做的事,但是這並非我最想要的寫作方式,也不是我最想要跟讀者互動的方式。

很多問題需要有一整本書或一系列書的篇幅才有辦法把問題談完整,談得夠深入。部落格很難用來做這樣的論述,電腦不適合取代書本,我也無法期待部落格讀者有這樣的閱讀耐心。

但是不把問題談得透徹很沒意思:台灣的許多問題都是因為主其事的人不願意把事情想通、想透,所以才會謬誤百出。譬如,我就老覺得李遠哲根本搞不清楚中研院院長的職責是什麼,老是想要管工研院該管的產業發展方向(他的最愛叫做生物科技產業)。世界百大排名、糧食問題、能源問題、產業發展問題等等也都一樣,必須放進一個整體架構裡一起思考;若不從整體架構去看的話,看到的都是假問題,而提出的解方都是弊多於利。國民黨與民進黨的視野都太窄、太淺,才會把解嚴後的台灣愈搞愈糟,愈搞愈沒有出路。

因此,我對專書寫作寄予更高的期待,也把專書寫作當作自己時間分配上的第一要務。如果我的部落格文章書寫的頻率下降,通常意味著專書寫作上碰到難關,無心他顧。

專書讀者得要花錢買書,我比較期望他們之中有較高比例的人願意把書整本讀完,甚至是從頭到尾較有秩序地讀完。因此,我會把整本書當作一個完整的寫作去規劃,也期望可以藉由較完整而有秩序的規劃引導讀者去看見較大格局的問題視野,以及較深刻或細膩的地方。

生命是長期而持續的累積彭明輝談困境與抉擇》表面上有許多議題都部落格文章整理出來的,其實其中大部份的文章與議題都是新的,而引用舊材料的部份也都從新改寫過。乍看這本書是由一些零星的篇章組成的,其實背後有整體性的規劃,從一般讀者較容易遭遇到的問題開始,逐漸探究背後更深刻的議題;表面上沒有完整的系統性,其實系統性架構隱藏在背後,被寫出來的只是這個系統中較常被忽略或誤解的部份而已──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人生省思與人生期待,我只想提供一些關鍵的零組件,讓他們就自己的需要與難題去換修或局部改裝,而不想把自己的人生觀成套販售,強迫推銷。

為了進一步深入《生命是長期而持續的累積彭明輝談困境與抉擇》所打開的議題,我原本打算位它寫兩本續集。目前正在寫第一本續集《現實與理想》,進一步討論如何在現實與理想的交錯中具體落實人生的理想。最後一本續集是我的前傳《盡心盡興五十年》,想要更深入一點地談我自己懂事以來心路歷程的轉折與關鍵的心得。這三本算是我的「普及版人生哲學三部曲」。不過,我一直想跟高中生談人生大事,順便當作高中生命教育的補充教材:這些大孩子早已面臨人生大事的抉擇與困擾,卻很少有人能跟他們好好談;坊間為他們寫的書常常是唱高調,討父母與老師的歡心,而枉顧他們的困擾與需要。高三生自殺事件讓我更加急切地想去寫一本《跟高中生談人生大事》。所以這個系列會擴張成四本,由淺入深,希望可以陪伴一些人從高中走到看見屬於自己的人生。在這個系列之後我希望有機會去寫繪畫欣賞、小說導讀,以及當代的虛無精神與出路──最後這些書才是我最想寫的,前述四冊算是在味未來的寫作暖身。

社會議題的專書也跟部落格的文章有一段很大的落差。有些讀者來信跟我爭論核電的議題,質疑我不負責任地附和台電,其實是因為他們沒有去讀《2020台灣的危機與挑戰》這本書。這本書的部份議題在我的部落格裡已經陸續出現過,但是單篇的文章只能談到 issues,點出問題的存在,而無法呈現問題的整體面貌與具體細節。在《2020台灣的危機與挑戰》這本書裡我彙整、核對了許多學術期刊論文和政府報告,交叉比對之後才下筆作出自己的最終推斷,每一個數字背後都有我很審慎的評估和思索,絕非輕率下筆。這本書的文筆不像學術著作那樣地反覆論證,但絕不代表它的寫作過程欠缺學術論證的嚴謹性。我只不過是把咬文嚼字的過程留給自己,希望讓文筆盡量流暢以利推廣。讀者如果有疑,只要把我提供的數據彙整後自己再嚴謹地推敲一次,我相信離我的最終推斷不會太遠。

在《2020台灣的危機與挑戰》這本書裡我希望讀者清楚地看見一個簡單的事實:能源、糧食、產業、學術、教育以及油電糧價的關係是緊密不可分的。可惜,學術界、政府官員與民間團體談這些議題時總是囿於「專長領域」,以置於把攸關國計民生的大議題談得雞零狗碎,自己談得爽,老百姓卻被整得愈來愈苦。

如果我們不願意把事情看得夠完整、通透,個人的未來和台灣的未來都只會愈來愈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