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湘龍算是名嘴裡頭少數有見地的人,〈給兩位「糞青」的公開信〉一文也點出了一些事件背後值得深思的深層一面:充滿整個社會的「歧視」,以及不符合比例原則的「暴民審判」和懲罰。但是我看了還是覺得這篇文章離最核心的事實仍有一層隔閡。
譬如說:唐湘龍這麼形容這兩個「糞青」和他們的學校:「不要以為大家的青春都這樣。沒。大部份都不會無聊到像你們這麼白痴。」「幾十年來,『強恕』在台灣,不是什麼讓家長、孩子覺得自己學業成績很光彩的學校。」這算不算是在給學測成績差的學生和他們的學校「潑糞」?這裡頭有沒有帶著「歧視」?這兩個孩子是不是從小學開始就整天被同學、家長、老師、社會潑糞?
去看看國外有關家暴的研究,家暴是會世襲的──沒被愛過的人長大後也不會懂得愛。這兩個孩子,假如他們從小被潑糞,要去哪裡學「強恕」?從校訓上學?這也未免太高估文字的效果了!
從小到大,這個社會教我們的只有一個價值觀:只問輸贏,不問是非曲直,甚至不問手段!連國科會的傑出研究獎都不管得獎者的論文是怎麼生產的,背後有沒有血汗工廠,我們憑什麼去期待孩子懂「是非曲直」?
科學園區是什麼?搶農民的地來給財閥辦減稅與免稅天堂。中研院院士上台了,會根據「是非曲直」去取消園區的強凌弱,與劫貧濟富嗎?還是找個藉口給中科四期「轉型」?隨便搶占一塊農地,貼個「精密機械科學園區」的招牌,突然「弱勢產業」就升級成「先進產業」?招牌這麼好用,全省到處貼招牌,人均 GDP 就可以加倍?這是經濟學的祕招?還是學術圈的神棍伎倆?
唐湘龍說這個社會:「強凌弱、眾暴寡、男欺女、富嫌貧,從政治、宗教、性別、族群、地域到年紀…,歧視無所不在。」我覺得這一句話說得太「淡定」。這是一個劫貧濟富,不公不義,政府帶頭到處潑糞的社會!
科學園區原本是規定只能試量產而不得量產,量產要到工業區去(工業區跟科學園區的主要差別在稅率,前者要繳,後者免繳);但是只因部分園區廠商有權有勢有管道,就可以就地合法,躲在園區內繼續享受各種租稅減免的待遇。這種沒種繳稅的人,卻被社會當作精英名流;園區股票分紅在外商眼裡明明就是高階經理人背信侵吞法人與小股東財產的行為,卻有立法院立法將這種行為合法化,媒體還把這些「刁奴欺主」的高階經理人捧為產業救星,台灣經濟的領航員。
園區靠租稅補貼和股票分紅這種見不得人的手段而興起,園區外的廠商卻要背負「傳統產業、夕陽產業」的污名(還要繳遠比園區廠商更高的稅負)。誰在給誰潑糞?
拿園區高階經理人(現在可是已經漂白成「資方」了)的作為和這兩個孩子的作為比起來,誰較惡質?拿媒體和鄉民對待園區高階經理人(現在的「資方」)和這兩個孩子的態度比一比,是不是百分之百的「竊鉤者誅,竊國者侯」?
唐湘龍說:「有一天,如果你們想起潑遊民糞水,還po網,你們會覺得羞,而且愧。那一刻,你們的青春總算過了。」我知道這個社會教導大家的是另一番道理:「有一天,如果你們學會官商勾結,學會不擇手段地剝削學生,當吃人不吐骨頭的『社會名流』,那一刻,你們的青春總算過了。」
是誰開始在這社會上潑糞?誰是這社會上比潑糞還更惡質的人?唐湘龍是不知道?還是不方便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