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教育有什麼病?「集體性強迫性高功能自閉症症候群」!這個術語有點長,慢慢解釋。先說明第一個關鍵詞「高功能自閉症症候群」。
「高功能自閉症症候群」跟「高功能自閉症」很像,智商可能很高,學習成就可能很高,但是有以下三大特徵:(1)人際社會性互動有障礙,如不太理人、無法正確表達感情、對別人的情緒無法理解、欠缺感受能力等等。(2)溝通有障礙,如無法與人維持有意義的談話等現象。(3)行為、興趣及活動模式相當侷限重複而刻板,闢如喜歡專注於無意義、刻板而重複的動作。
說明:福特發展出 mass production 之前,工匠有能力製作完成一整個鐘錶、一整輛腳踏車、一整件功能完整的藝術品或器械。達文西可以一邊畫最後晚餐,一邊研究飛行機器,一邊研究植物學、解剖學和流體力學。這是一個「完整人格」的時代。
福特發展出 mass production 之後,每一個工匠只會作一種零件,後來只會作一種動作;人的技藝退化,人的存在也跟著退化。
台灣發展出資優教育之後,每一個家長都急著要為孩子找到「最適合發展的項目」,以便集中精力培養孩子「單點突出」的能力。「學童」先退化成「數理資優班學童」,再退化成「數學資優班」,最後退化成「除了數學之外,什麼都不會,什麼都不可以學。」――
範例:(1)「台大紹興街事件」――對自己的情緒有強烈的感受與反應能力,但是對於自己施加在別人身上的痛苦毫無感受能力。
(2)「百年台大,進軍百大」――喜歡專注於無意義、刻板而重複的動作。
(3)「我是經濟學家,不要問我人道問題。」
(4)「我是電機系的,當然不懂愛情和婚姻問題。」
(5)「妳是數理資優生,不要把時間浪費在文學和藝術創作上」。
(6)「妳別看他什麼都不懂,生活能力零蛋,他可是台灣最出色的數學家,還拿過好幾個國際大獎喔!」
「強迫性『高功能自閉症症候群』」:以上特徵不是天生的,是後天教育過程被強迫發展出來的;這些特徵在三歲以前看不到,離台大註冊入學日期愈接近,病徵愈明顯,好發期在聯考前後,隨著年齡增長以及財富與社會地位的提升,病徵愈來愈明顯;四十歲以後往往病程發展為不可逆,終身不癒。這種強迫性原來是外界強加的,後來內化為病態人格的一部份,成為一種自發的強迫症。
說明:台灣的「資優教育」屬於「懲罰性教育」的一種――因為妳的數學能力比較好,所以罰你學更多數學,小六讀國一數學課本,高一念高三數學,直到妳厭倦數學,或者成為「高功能自閉症症候群」為止。
台大名醫柯文哲因為從小被逼著「出人頭地」,沒有機會想「我自己到底要作什麼?」,以致於「我念台大醫學系,不是因為想當醫生,是我爸爸幫我填的志願,結婚是我媽媽替我相親,至於要生幾個孩子,我太太做的主。但我問自己想做什麼,卻想不出來。」這不是因為柯文哲有病,而是因為社會有病
「集體性『強迫性高功能自閉症症候群』」:這種「強迫性高功能自閉症症候群」是一種全國性的集體症狀,先是全國人一集體強迫學生發展出「高功能自閉症症候群」,等學生都大學畢業並且將「強迫性高功能自閉症」內化後,他們就從「集體受害者」的角色扮演「進化」為「集體施暴者」的角色。
說明:進了學校,輔導老師會幫妳作性向測驗。專家:「這孩子語言能力不好,空間能力也不好,最好是往不需要語言表達和空間理解的方向發展?」家長:「能否舉例?」專家:「寫電腦程式,不需要跟人溝通,不需要瞭解這個世界。」「這不是有點像高功能自閉症?」專家:「胡扯!我說的是比爾蓋茲!」「可是假如他不懂人也不懂這世界........」專家:「當全球首富有什麼不好?」「那他以後怎麼結婚生子,處理夫妻和親子情感問題?」專家:「找婚姻諮商師和張老師。」「他有煩惱、嫉妒別人的成就比他高,怎麼解決這種煩惱跟痛苦?」專家:「找心靈大師。」「假如他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喜歡吃什麼,怎麼辦?」專家:「問美食大師。」「那這樣他活著跟自閉症有什麼兩樣?」專家:「賺比較多錢!」「賺那麼多錢,卻什麼能力都沒有,這樣活著有什麼意義?」「我是諮商師,不是教人生哲學的,妳這個問題要去問哲學系的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