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格導覽

2011年7月20日 星期三

台灣關鍵事實 Q&A:(2)關鍵事實(數據)跟既有 NGO/NPO 網站有何關係

Q:有那麼多個 NGO/NPO 網站了,為什麼還需要一個「台灣關鍵事實」?
A:目前 NGO/NPO 網站的資訊量太大,而且各領域的資訊又分散在不同團體中,不容易整合。未經篩選的資訊吸收不易,未經整合的資訊意義薄弱。台灣關鍵事實網希望以 wiki 的形式發揮兩大形式的力量:(1)呈現的數據具有層次性與結構性(根據衝擊力量的大小,以及數量級的大小進行排列與呈現),容易一眼就掌握到主要數據(可以用圖示或MV來強化呈現的力量);(2)跨領域的數據整合。
       如果沒有「數據加總」的動作,很多問題都會被掩蓋起來。譬如,A開發案環評時,開發單位會把附近所有水資源一起當作要給A案使用;到了B開發案環評時,所有水資源又被說成是要給B案使用。如果數據不加總,政府總有規避問題的逸逃出口;如果將數據加總起來,民眾就會清楚看見問題的嚴重性。

        稅賦的公平性也是跨領域加總後它的意義才最清晰:如果把科學園區或國光案所繳的稅額給加總起來,好像很多;但是把這些稅跟其他產業比,就會發現很不公平(錢賺愈多稅率愈低)。如果再把政府對工研院與大學的投資算進來,按照「使用者付費」的原則去看,可能就會發現科學園區從政府所獲得的好處(減稅、工研院與大學投資、低利貸款、超低水電費、超低廠租等)遠超過她所繳的稅。
        再以能源為例,蔡英文隨便說了一句「核四不商轉」,聽起來很吸引人,但是把能源問題整個攤開來一起看,就會知道很不負責任。太陽能好像很好,但是太陽能電池(PV電池)製作過程污染太嚴重(半導體製程),聚光型太陽能製作和施工成本太高,而且都需要廣大的荒地(收集陽光,因為陽光的能量密度太低),不適合台灣。同樣地,風力發電需要廣大的荒地,放置在海上鹽分侵蝕嚴重以致成本太高,也不適合台灣。如果2020年石油一桶300美元,煤炭跨海運輸成本太高,燃油發電成本更高。如果高電價不能免,核電安全程度愈低價格就愈便宜,我們到時候能阻止政府採用不安全的核電嗎?       

Q:未來「台灣關鍵事實」 網和 NGO/NPO 網站會是什麼關係?
A:「台灣關鍵事實」 網未來應該要扮演類似「台灣關鍵社會問題入口網站」的角色,它不想取代既有的 NGO/NPO 網站,而是要讓讀者一進首頁就清楚地看到台灣社會問題的全貌以及嚴重性,並且引導讀者扼要地看見不同問題之間的關連,也通過這種關連性看見不同問題匯總起來的嚴重性以及謀思解決的迫切性。
        以國光案為例,關心國光案的人可能會在不同時間、不同階段去關心這議題。我自己就是在最早的數年前和國光案即將定案的末期去關心它,因而沒有跟上大多數人關心這議題的顛峰期。當我想去搜尋國光案資訊時,Google 給我的資訊非常紛亂,很難整理出一個全貌。其實我要的不是巨細彌遺的資料,而是「關鍵且可信」的數據而已。要從龐大的資訊中篩選、彙整出這一點點資訊,對絕大多數人而言是不可能的(沒能力在極有限的時間內完成),因此他們將會因挫折而放棄瞭解、判斷與支持。
         假如可以有一個台灣人能共同信賴而好用的「台灣關鍵事實」網,就有機會用它吸引不同時間關心這議題的人,協助他們在短時間內瞭解問題概貌與嚴重性、迫切性,並引導他們去看最新訊息,參與運動的行列。

Q:「台灣關鍵事實」 網應該跟既有 wiki 一樣具有全文檢索功能,從全文檢索進來的讀者關心的是單一議題,如何讓他願意看見全貌?
A:可以通過網頁的設計,讓閱讀任一條目的人都會看到「注目焦點」或「台灣社會十大關鍵議題」,以及在書寫時鼓勵作者寫下每一議題跟其他議題的相關處(甚至就把這一項當作 template 的標準項目之一,放在結論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