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大彭明輝的部落格
吃台灣米,讀古今中外書,思索台灣的未來; 善待自己、善待鄰人、善待土地
部落格導覽
(移至...)
首頁
關於我
版權聲明
部落格導覽
演講邀約
碩博士論文寫作 Q&A
▼
2019年9月30日 星期一
「人不風流枉少年」出處、意思
›
「人不風流枉少年」一語出自清代詩人袁枚的《 隨園詩話補遺 》,跟男女感情一點關係都沒有。 原出處的前後文(見 《隨園詩話補遺》第六十四則 )是「余詠宋子京有句云:『人不風流空富貴,兩行紅燭狀元家。』家香亭襲之,贈張船山云:『天因著作生才子,人不風流枉少年...
2019年9月16日 星期一
台灣的坎坷路
›
台灣的政黨輪替已經三回,許多「愛台」的學者都高聲地在論文裡誇耀「台灣已是不可能回頭的民主國家」。 然而回顧解嚴以來三十年的台灣民主化歷程,卻不勝唏噓——只緣已近心死,加上深知一個群體的命運遠遠超乎個人的努力或悲歡,只能接受,所以冷然沒有悲從中來。 ...
2019年8月30日 星期五
如果民主成為永恆的,濱於絕望的等待
›
Cambridge Analytic 操縱川普選舉與脫歐公投的事件爆發後,政治學界一個早已被嚴肅探討的問題變得益加真切:選舉勝利所需要的因素,跟成功治理所需要的因素不同,這樣的民主選舉制度,真的能發揮它理論上的預期效益嗎? 這個問題引出一個更加嚴肅的問題...
2019年8月5日 星期一
三本好書,認識當代社會:(2/2)
›
在這個系列的三本書裡,我想推薦的另外兩本是 Neil Postman 的《 娛樂至死:追求表象、歡笑和激情的媒體時代 》,以及 Robert B. Reich 寫的《 拯救資本主義 》。 我過去曾在部落格裡 為文推薦過 Robert B. Reich 的...
2019年7月18日 星期四
Roma——沈悶、悲傷,但是會回甘的電影
›
因為它得到過太多的好評和太多的大獎,我不禁好奇地在 Netflix 上面挑了 Roma 這一部被當作「2018年最佳紀錄片」的電影來看。 看著平舖直敘的故事,除了覺得鏡頭的運用和畫面頗有特色之外,有很長的時間我不知道導演要說什麼。耐著性子看完以後,我很納...
2019年7月2日 星期二
三本好書,認識當代社會:(1)
›
我一直吝於推薦自己讀過的書,有很多原因:(1)好書太多,很多可以彼此取代,沒有哪一本是非讀不可的;(2)值得讀的好書很多,但是若不切合當事人的成長歷程與既有累積,很可能讀起來毫無味道還了無心得,形容浪費時間且折磨自己——而時間是年輕人最寶貴、永遠不夠用的資產。 ...
2019年6月17日 星期一
公民活動與政黨活動,如何拿捏分際
›
這兩年來退居屋角的書房,鎮日相伴的僅有陽光、清風、朗月、蛙鳴和花草,以及日夜彼此糾葛、干戈、對話的先哲。有很多心得,心情常保愉快,只是寫作過程迂迴而緩慢。 然而香港反送中一役還是把我從屋角鎮醒,持續關注了幾天,密集地搜尋了過去的相關線索,也想了幾天。我有...
‹
›
首頁
查看網路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