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大彭明輝的部落格
吃台灣米,讀古今中外書,思索台灣的未來; 善待自己、善待鄰人、善待土地
部落格導覽
(移至...)
首頁
關於我
版權聲明
部落格導覽
演講邀約
碩博士論文寫作 Q&A
▼
2019年6月17日 星期一
公民活動與政黨活動,如何拿捏分際
›
這兩年來退居屋角的書房,鎮日相伴的僅有陽光、清風、朗月、蛙鳴和花草,以及日夜彼此糾葛、干戈、對話的先哲。有很多心得,心情常保愉快,只是寫作過程迂迴而緩慢。 然而香港反送中一役還是把我從屋角鎮醒,持續關注了幾天,密集地搜尋了過去的相關線索,也想了幾天。我有...
2019年5月19日 星期日
兩套台灣史的起源與代價
›
今天的聯合報轉載了 黃年 寫的文章「 大屋頂下/被台灣媒體辜負的1988 」,回顧開放報禁以來的30年內台灣的媒體是如何毀敗的。根據黃年的觀察,新聞媒體的敗壞,就是從李登輝向聯合報開槍的那一刻開始的。 這篇文章值得仔細看看,可惜的是,身為頗受同業敬重的資...
2019年5月8日 星期三
大氣點,別雞腸鳥肚╱夜郎自大
›
大學裡頭中文系和台文系的分家,意味著過去被稱為「國學」的文化內涵被某些人堅持稱為「漢學」,而不認為它是「國學」。不過,既然在同一所大學裡還有中文系,大概就還有人會把過去的「國學」至今仍稱為「國學」。 我們這個世代的大學生,很多人延承著清末、民初與五四論戰...
2019年4月18日 星期四
給年輕粉絲的一封信
›
底下這封信原本是給一位大陸的年輕粉絲,訴說近況。也許有些讀者也會有興趣,所以順手貼上。
2019年4月17日 星期三
台灣價值的流失
›
長期以來,政治大學選研中心關於 統獨趨勢的調查 裡,總是「維持現狀」者居最大多數,偏向獨立者略多於偏向統一者,只不過2016年起後兩者的差距迅速縮小。 如果把「維持現狀」解讀成「目前不想被統一」,那麼「目前不想被統一」的人數一直都明顯地超過「偏向統一」,...
2019年3月30日 星期六
統獨如何被炒作成假議題
›
統獨原本是個攸關台灣未來的重大問題,值得整個社會慎思明辨,了解全貌之後再作決定。不過它確實也已經被選舉炒作成假議題,以至於許多年輕世代的腦袋裡裝滿了虛構的統獨議題,而原本的真實問題反而越來越少人在思索,甚至根本不知道它們的存在。 譬如「台灣作為一個獨立的...
2019年2月3日 星期日
羚羊掛角,無跡可尋——難覓門徑的心靈世界
›
強調人文素養的文章很多,幾乎眾口一致地說貴在精神內涵,而不在知識的堆砌。所謂的「精神內涵」,無非是涵養智慧與情操,變化氣質,甚至洞察生命的真諦。問題是文學、史學、哲學的典籍浩瀚,其中有幾本能涵養智慧與情操,透漏出「生命的消息」?而人文領域每年的畢業生數以萬計,其中又有幾...
‹
›
首頁
查看網路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