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格導覽

2021年6月18日 星期五

康瓦爾共識將取代華盛頓共識嗎?

      七大工業國高峰會在6/13落幕,中文報導的重點多半在疫苗與氣候變遷、全球供應鏈與兩岸局勢,只有一篇FT中文網的報導把重點放在經濟政策與經濟思想的轉變,並且宣告:未來各國的經濟政策可能會從「華盛頓共識」轉向「康瓦爾共識」。
      什麼是「康瓦爾共識」(Cornwall consensus)?它對全球勞工(受薪者與自聘僱者)的處境會有什麼樣的影響?

2021年6月14日 星期一

鏡頭的暴力:紀錄片的倫理(下)

      紀錄片《麥收》用鏡頭記錄下農村女子(主角紅苗),為掙錢替老家的父親治病,去北京從事性工作,卻被同行姊妹淘(閣閣)和男友出賣的複雜感受。導演徐童講到他想要用鏡頭刻畫底層社會生存情境時的動機:「在主流社會視野之外的一個隱性的社會存在,而且這些人是我們金字塔的底座,人數之大,他們生命的樣式之慘烈,非常的讓我覺得很有同感。」
      然而他的手段卻嚴重違背紀錄片倫理,包括不顧被拍攝者閣閣的反對,對許多入鏡者隱瞞拍攝的動機(未曾告知還在持續拍攝),不在乎主角紅苗及其家人可能會遭受到的嚴厲傷害。因此在「豆瓣」有許多觀眾留言表示憤怒,香港有團體發起抵制活動,台灣的苦勞網也用社論「《麥收》爭議不瑣碎,請不要迴避」具體指出其中違背紀錄片倫理的事實(但不完整,下詳)。

2021年6月13日 星期日

鏡頭的暴力:紀錄片的倫理(上)

      鏡頭不會殺人,卻可以造成比刀槍更嚴重的傷害!
      一部紀錄片如此結尾:年近六十的父親帶著已成年的弱智兒子,在昏暗的細雨中遠去,突然丟下一句話:「有時候,真想一刀殺了他。」我憤怒得差點用咖啡杯把電視給砸爛!
     有很多方法可以呈現獨立扶養弱智兒的痛苦,且該被探究(譴責)的是社福制度的不完善;然導演卻用一句情緒性的話當結尾,對這位父親的傷害有多深!
      紀錄片導演經常殘忍(弱智)地用鏡頭傷害他的受訪者,卻沒認真想過:當別人因為信任與情感而把隱私暴露給你看時,你對他負有什麼樣的責任?
      人類學與社會學界都知道一條學術倫理:要充分保護受訪者的隱私,絕不可傷害受訪者。紀錄片難道沒有類似的守則?

2021年6月10日 星期四

文革,有什麼好懷念的?

     二戰期間被納粹殘殺的猶太人約400~700萬人,史達林集中營(古拉格)迫害過的人可能有2,000萬人左右,死亡人數約150~170萬人。但是蘇揚教授估計,文革期間慘死的人有150~300萬人,被迫害的人至少3,600萬人;而紐約時報引述的最新研究說死亡人數50~800萬,被迫害者數千萬人。
      文革是二十世紀下半頁人類最殘暴、血腥的記憶,不只是因為受害者為數最多,更因為:南京大屠殺(遇難者約20萬)與猶太集中營是迫害異族,文革迫害的卻是自己的鄰居,甚至師長。人性之黑暗、猙獰莫此為甚。
      這樣的年代卻仍有人懷念,還拿法國1968學生運動與美國「垮世代」與嬉痞的作為來合理化其暴力面。這不只是在顛倒黑白在粉飾曾有過的戾氣,也反應出論者的膚淺,為文革的復活製造危險的沃土。

2021年6月5日 星期六

《入戲》:迫於淫威,還是真的入戲?

      董雪瑩的《入戲》是紀錄一部懷舊電影的拍攝過程。這部懷舊電影是導演葉京對文革時期的青春回憶,主要演員是一群80後和90後的青年。該片高潮是:拍片過程中有演員想請假回家見外祖父最後一面,卻被其他演員絕情地兇狠批鬥,有如文革復活。
      很多觀眾以為紀錄片《入戲》讓自己見證了人性與魔性的一線之隔,以及文革的鬼魂有多麼容易復活;眼尖的觀眾卻認為批鬥大會根本就是被導演葉京一手操弄出來的。
      事實呢?事實往往並非如你所見的那樣!這是我們在看紀錄片時要極端小心的!

2021年6月4日 星期五

國難:沒本錢內鬥,卻越鬥越兇!

      日本捐贈的124萬劑AZ疫苗到位後,累計也只有212萬劑;但是原本前七順位的醫護、警消等人共約108萬人,再加上75歲以上長者,等於是說:九成以上的人要不靠疫苗撐到六、七月或更久。至於沒有安親班、夏令營與玩伴的小孩子,很可能會是全台灣最先崩潰的一群(或許是六月底以前),緊接著是他們的父母,然後才是台灣的經濟。
      疫情嚴峻,隨時可能變成「險惡」。我們沒有內鬥的本錢,政黨及其附隨組織、群眾間的惡鬥卻日益炙熱。政治權謀凌駕防疫工作,鄉民口水淹沒枉死的冤魂;民進黨的網軍已經招惹八成以上的國人厭惡,藍營把國難當2022地方選舉的本錢照樣惹人厭惡,連原本順時中的柯P也開始「砲打中央」。
      同島一命,我們需要的是「防疫國家隊」一個中央與地方無縫接軌的作戰團隊。唇亡齒寒,新北失守後台北不可能獨善,雙北失守則基、桃一起淪亡,這四縣市失控的話全島必然跟著水深火熱。
      逆轉局勢只有一個辦法,蔡英文為既有一切錯誤誠懇道歉,同時舉行跨政黨會議化解跟防疫有關的一切歧見,把內鬥轉為良性競爭。

2021年6月2日 星期三

防疫作戰裡的傳聞與政治操弄

      年輕時,我以為政治充滿無法查證的內幕,一般人不可能了解;整天捕風捉影地讀報紙、看雜誌,只是在浪費時間和精力。後來我發現:只要你用盡自己最卑劣、齷齪的念頭,進行最嚴謹的推論(兵推),再跟媒體的線索(證據和傳聞)相印證,大概就可以掌握住政治內幕的十之七八。
      問題是,一個可以讀詩、看畫、聽音樂的人,何苦用最優美、深刻的心靈去揣測政壇(最齷齪的人)最齷齪的念頭?
      本來很想勸讀者:認真想想如何保護自己和家人,別浪費太多時間和精力去追逐政壇內幕和各種難以證實的傳聞。然而「要不要打疫苗?哪一種?」乃是大家必須面對的問題,而決定前又得解讀各種矛盾的專家證詞和傳聞。
      猶豫再三之後,終於決定寫這篇文章跟讀者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