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30日 星期五

如何利用108課綱培養未來職場所需能力

      「108課綱+111入學」是抄襲歐美的教改,卻抄得含糊壟統。唯有回到問題源頭,我們才能徹底釐清教師、學生、家長該如何面對(因應)這一波教改。
      歐美教改的主題是:教孩子們未來社會所需要的能力。由於新興國家持續地在吞噬中低階製造業,且自動化機器和機器人在鯨吞蠶食國內的中低階服務業,歐美(以及台灣)的大學畢業生未來必須仰賴高階的能力(批判性思考、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創意,etc)去就業,因此不得不積極推動教改中小學的教改,強調自主學習與終生學習的意願和能力。
      另一方面,因為IT技術與行動上網的發達,使得知識的細節隨手可得而不需要過度熟練;而職場的迅速變遷則使得知識的細節有效期太短而不值得過分熟練。因為,未來的教育也必須更重是視野的開拓與高階的思想,培養駕馭人工智能、使用數位資訊、跟電腦一起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工作習慣。這個因素也使得教育必須往高階思考、自主學習、終生學習的方向大步移動。
      這些能力至少需要從高中開始積極培養,但是有些頂大科系至今沒看清世界潮流,還想靠筆試(謹小慎微的知識細節)「提高鑑別率」。拼命擠這樣的科系,會不會把大學四年浪費在跟未來社會脫節的知識細節裡?轉個身去念排名相近而更能吻合社會未來發展方向的校系,不是更好嗎?

兩場演講,有系統地回答問題,勾勒清晰的輪廓
      其實許多頂大的科系一向都渴望(願意)優先錄取具有這些能力(雛形)的高中生。因此,積極在高中階段培養這些能力的高中生不但可以擺脫「分分計較」、「謹小慎微」的聯考病,還可以從高中階段就開始培養「未來有用的能力」,而不需要硬逼自己去認受毫無意義的反覆練習,硬背「考完學測就還給老師」的知識細節。
      為了讓高中老師、學生、家長了解這些能力是什麼,並且以充分的證據讓他們相信絕大部分頂大的科系都希望收到具有這些能力的學生,我 4/20 在成功中學給了一個三小時的演講,有系統地徹底釐清「108課綱+111入學」的相關問題,包括:(1)未來社會需要的是什麼能力(批判性思考、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自主學習的具體內涵)?(2)如何推斷「這些能力就是絕大部分大學教授想在學習歷程檔案中看見的能力」?(3)這些能力跟「108課綱」有何關係?
      這三個小時的演講讓許多老師終於走出「108課綱+111入學+學習歷程檔案」的迷霧,因而換來滿堂喝采。
     接著,我又在 4/27 給了另外三個小時的演講,講述如何利用「108課綱+111入學」培養這些能力,並且給了一些國外實證研究的入門文獻(review papers 以及代表性 leading scholars 最新的著作),以便聽眾後續的自修。
4/20演講第一段(三之一)的重點摘要
      在最前面的 17:50(17分鐘50秒)裡,我的重點是釐清一個疑問:為何過去的書審對申請入學影響甚微。同時我也企圖釐清一個事實:早期甄選與目前的申請入學有一個共同精神,就是放寬第一階段的篩選標準,以便讓更多學生可以靠「素養」(而非學測成績)進入這些熱門科系。我並且用自己當年引導女兒參加第一屆推甄的經驗指出:善用這個機制的人,可以用較低級分打敗較高級分的競爭者,也可以藉此脫離傳統聯考的「分分計較」、「謹小慎微」,和無意義的反覆練習,讓學測(聯考)的準備過程更加「人性化」。
      從17:50到36:39,我用台大副教務長和顏聖紘說過的話為例,指出第二個事實:大學教授在媒體上的發言往往急就章而未經深思(脫口而出),或者使用了學術界以外的人無法精準解讀的「術語」,使得他們的意思很難明白。
      36:39~52:35,為了讓聽眾確實明白大學教授那些含糊的措詞和急就章的發言究竟實際上意味著什麼,我仔細剖析了⾱詠祥的案例。
      52:35~57:47 我用國外的教改背景和台大社會系林國明教授的調查報告去印證前面的分析,先簡略地總結出:「絕大部分大學教授想看到的能力,是學測(筆試)不擅長鑑別的能力恰恰是未來職場所需要的能力:批判性思考、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高階思考與創意,etc」。
      接下來的問題是:這些能力的具體內涵究竟是什麼?

4/20演講第二段(三之二)的重點摘要
      這一段的演講是用具體的案例去較深入、明確地講解批判性思考、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高階思考與創意的具體內涵(對應著)。它對應著 4/20 講綱的第15~23頁,目的是讓聽眾更詳細了解未來社會所需要的能力,以及108課綱應該要培養的能力(以及學習歷程檔案所要展現的能力)。
      需要提醒的是:國內經常誤以為「批判性思考=非形式邏輯」,這是錯得離譜!
      4/20的演講來不及深入分析「批判性思考」與「非形式邏輯」的懸殊差異,所以我在 4/27 的演講(見該演講講綱的24頁)特地指出:計量科學(學科)裡幾乎完全用不著「非形式邏輯」(被數學式的推導所取代),但是到處都需要批判性思考質性的研究裡「非形式邏輯」只佔批判性思考的極小一部分,而且若過分刻板地恪守「非形式邏輯」而忽略批判性思考的其他部分,反而有害無益(4/27 的演講還沒 PO 上 YouTube,不日內會由 成功中學的 Tsai JIafen 老師 PO 上去)。
      至於在 4/20的演講裡,我是用「羅馬為何會沒落」為例,說明英國的 grammar school 如何通過批判性思考的四步驟(批判性閱讀、批判性思考、批判性討論、批判性寫作)來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考。此外,我還介紹了柏克萊大學社會系的一份文件「Writing for Sociology,讓有心的聽眾可以利用該文件更深入、仔細而週延地理解「批判性思考」的方方面面。

4/20演講第三段(三之三)的重點摘要
      釐清前述能力的具體內容之後,接下來是三個問題:(1)有哪些(頂大)科系會在乎這些能力,(2)學習歷程檔案有「P1+P2>50% 且 P1>P2」的規定,在乎前述能力的(頂大)科系會如何因應這些規定?(3)如何從目前已公布的「111學年度大學申請入學參採高中學習歷程資料完整版查詢系統」和「110學年度個人申請入學 - 大學甄選委員會」推測未來各校系申請入學第二階段的「各項目所佔總分比例」,並據以作為準備學習歷程的方想指引?
      本段並以台大法律和台大外文為例,說明:(1)這兩系原本就很重視跟該系發展方向密切相關的素養與能力(以110學年度申請入學第二階段總分比例為例,台大法律學測只佔40%,台大外文學測只佔20%),且(2)這兩系對素養與能力的重視以更詳實的方式反應在他們的「111學年度大學申請入學參採高中學習歷程資料」中,所以(3)可以合併這兩份資料,推測要進該系的人該如何利用高中寒暑假與自主學習課去培養相關素養與能力,並且表現在學習歷程檔案。

4/27 的演講
      尚未PO 上 YouTube,不日內會由 成功中學的 Tsai JIafen 老師 PO 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