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30日 星期一

流浪博士的求職之路(3):在最短時間內掌握一個產業

冷門博士要應徵熱門缺,必需要先了解各種獲取產業資訊的管道,以及各種資訊來源的特性與閱讀的時機,由淺入深地循序吸收,才有辦法在最短時間內掌握住一個產業的概貌與特性。如果雜亂無章地胡亂搜尋與閱讀,不但事倍功半,而且吸收過程欠缺對資訊篩選與評估的動作,吸收之後只是一堆大雜燴,反而顯得你確實外行,無法跨越科系門檻,不是值得培養的人才。
以下我以歷史所博士,想跨入雲端產業為例來說明。
首先你必須要搜尋資料來擬定自己初入職場想扮演的角色。假如你是歷史系畢業的博士,研究過台灣固網發展史,但沒有學過任何電腦程式設計,那麼你應該不適合朝軟體工程師的方向發展(太偏純工程的角色),也不適合往網頁設計師的方向發展(太偏美編)。那麼,到底有沒有歷史系可以介入的角色可以扮演?

以小事大的產業發展策略

             這篇文章原載:聯合報「名人堂」專欄,完整論述見《2020台灣的危機與挑戰》


    十二年國教爭論不休,論者卻普遍忽略一個事實:只要政府持續將資源集中於園區產業而偏廢中小企業,就永遠解決不了明星學校的存廢之爭與升學的壓力。
    過去二十年來政府迷戀明星產業與未來產業,將資源傾注於科學園區,而任令園區外的中小企業自生自滅。家長眼見只有園區產業有未來,子女再不肖也要逼他們擠研究所,冀能進入園區上班。因此,技職教育淪為備胎,適性教育純屬空談,學生從國中小就開始擠明星學校的窄門,為的只是園區內有限的職缺。
     中小企業佔台灣企業的97.7%,吸納78%的就業人口。只要能普遍提升中小企業的競爭力,就足以維繫經濟的穩健成長,提高實質薪資,提供足夠的就業機會,讓大學與技職體系畢業生都看得到未來──這才是教育與經濟問題的根本解決之道。但是政府的產業政策倒行逆施,導致稅基嚴重流失,工業區產業萎縮,失業率攀升,實質薪水持續下降,連帶地拖垮了整個教育系統的正常發展。

想念博士?再多想幾次!

      國內具博碩士學歷者即將超過100萬人,而且每年還有超過六萬人畢業,博碩士人力供給急增,但需求罕有增加,以致博碩士失業率已經升至3.32%。據主計處的調查,今年6月份具研究所學歷者有97.7萬人,其中就業者 (含工讀、非典就業等任何有支領報酬的工作,或協助家庭事業) 68.9萬人,失業者2.5萬人,非勞動力26.3萬人 (退休、家管、升學、服役、喪失求職意志與動力等)
      中研院院士胡勝正 (經濟背景) 似乎蠻淡定地表示:除非民營研發經費提高,需要更多研發人力,否則碩博士的失業率一定還會再升高。」當然,我們應該預期的是民間大概不太會有什麼研發人力擴增計畫,頂多填補一下被大陸和新加坡挖角所造成的缺吧;就算有新的研發人力需求,大概也不會指定要博士,更別提冷門科系的博士了。
  所以,我們只能期待那個從 2008年上任以來到現在都不曾清醒過的政府了。
       行政院針對 2008年以來的高教人口失業率攀升做了什麼事?教育部有一個「培育優質人力促進就業網」,匯整了行政院各部會的所有作為,琳瑯滿目地一共有十六個。裏面的計劃內容充滿一相情願之詞,只能暫時遮掩失業而無助於解決失業問題,教育部和國科會的博士後補助根本不夠學界大老(學閥)養自己的子弟兵。而且,這個計畫早就停了,甚至連專線電話(02-8209-3888)都變成了空號,連追問後續計畫的機會都沒有。我打過去,那種感覺很像是打到詐騙集團總部,知道自己已經被騙,而對方卻早已人去樓空。

2012年7月28日 星期六

轉貼:「邁向雲端大未來,需要清楚定位」

【經濟日報╱社論】                                                                2012.07.19 01:43 am


本報昨天舉辦2012年科技論壇「雲端大未來」高峰會,產官學界領袖看好雲端產業發展前景,並提出多項看法與建言。雲端服務是未來10年資通訊業的超級熱點,各界也普遍有很高的期待,更被行政院列為「四大智慧型產業」之一,要打造出下一個「兆元」產業。台灣資通訊硬體基礎雄厚,具備推動雲端產業的條件,但能否建立一朵兆元彩雲,產業及政府都需要想清楚定位。

雲端服務的價值,在於對所有消費者需要的資通訊服務,從資料儲存、應用服務、資訊處理運算,都能夠透過雲端服務,隨時、隨地滿足。簡言之,雲端服務必須像自來水一樣隨手可得,且應用服務與資訊必須多元而充足;同時,雲端高掛在天,更應該不受國界、時間的限制。要達到這種境界,仰賴從智慧手機、平板電腦等終端設備、負責傳輸的寬頻網路、到最上層的應用及運算服務的完美串連。
雲端服務固然商機無限,但這場遊戲並非人人可玩。歸納昨天高峰會的見解,目前台灣最關鍵的議題,不再是評估商機如何誘人,而是根據優劣情勢及利基,尋找明確的定位。打破目前高科技產業「賺血汗錢」的代工模式,朝向自創雲端品牌發展,自然是提升利潤空間的最佳方案,但這種賺「風涼錢」的定位,建立「雲端台灣」品牌,尚有不少的挑戰要克服。

閱讀全文

2012年7月25日 星期三

流浪博士的求職之路(2)

上一篇「流浪博士的求職之路」刊出後的第二天,收到兩個較極端的回應。首先是一個獵人頭公司的資深顧問 A 來信說我所提的「(3)自己創造博士後的工作機會」和「(5)自己創造私人企業內的工作機會」基本上在業界是可行的,而且他自己就是非理工科系土博士,走過這兩個步驟,然後用朋友推薦和出色的中英文履歷而吸引了現任老闆的賞識,找到工作;上岡後他靠著謙遜(忘了「博士」這回子事)、外向和不錯的溝通能力而很快地獲得升遷。所以他用自己的案例肯定「流浪博士的求職之路」有推廣的價值,而但書是:用「(4)自己創造財團法人內的工作機會」當過渡期是可以的,但呆久(超過五年)了就會被業界普遍當作已經安逸慣了,在業界沒競爭力,因而很難有找到業界工作的機會。
據他說他所服務的獵人頭公司規模不小,所以他的肯定應該不算是「以偏概全」,有足夠寬廣的抽樣代表性。我的理論不是憑空想像,而是根據我對業界的觀察歸納後提出的假說,而他的來函算是進一步的實證經驗支持。這樣加起來應該足以讓另一個讀者 B 比較心服口服── B是一個受挫太久而情緒有點失控的土博,他質疑我「命太好,不知人間疾苦,根本不知道流浪博士的真正困境」。
B 的誤會顯然是因為我沒把一些問題點釐清得夠清楚所致。為了要讓「流浪博士的求職之路」更具有參考價值,現在就進一步釐清,也闡述幾個「非典型求職」的關鍵性竅門。

2012年7月24日 星期二

人才荒?到底是喜訊還是警訊?

據說台灣有人才荒,於是媒體窮叫,中研院院士和名校大學校長跟著亂嚷,說必須要給講座教授加薪;補教業者也跟著亂嚷說不可以廢高中聯考,否則會失去競爭力;享盡各種稅賦優惠的「高科技」產業老闆也跟著叫嚷:必須加入 TPP 才有競爭力。
人才荒會不會是煙幕彈?會不會是產官學研聯手要勒索納稅人的無良手段?老頭子不肯下台而害年輕人無法上岡,老頭子走光了青年失業問題不就迎刃而解了?人才荒?到底是喜訊還是警訊?
有國難的時候,想救國的人少,想趁機撈一票的人多。韓國有國難,韓國人流淚捐錢給政府,因為他們認定自己是韓國人;日本福島事件發生,東京許多公共場所和火車不開空調,國際學術研討會報到時每人發一把日本傳統紙扇,因為他們認定自己是日本人。
我在許多公共場所講「2020台灣的危機與挑戰」,講完後許多聽眾公開或私下偷問我:「教授,那你認為移民到哪一個國家比較安全?」台灣的「特產」之一就是:很少有人認定自己非當台灣人不可!因此,一聽到國家有難,大家第一個反應就是:我可不可以撈一大票再走?
所以,搞清楚台灣「人才荒」的實情,別跟著媒體窮叫亂嚷──通過媒體放話的,九成是想撈一筆國難財,你別聽他們胡扯!

真正的人才荒是產業界的中高階主管被大陸高薪搶走了,因而引起企業界「未來競爭力下降」的憂慮。而中研院和台成清交的教學與研究都大抵跟台灣無關,當然跟台灣的競爭力也無關,這群人走光了,流浪博士剛好可以就業;反正現在的學術圈內人才素質也沒比流浪博士高明多少,他們走光了社會沒多大損失,反而解決了高教產業的危機,我是樂見其成!一點都不需要憂慮!至於目前的建中和北一女,反正也沒什麼了不起的資優教育內涵,倒了就倒了,我也不相信他們倒了會影響台灣的競爭力。所以,我們認真地來看看產業界的中高階主管的人才荒是怎麼造成的。
產業界中高階主管的流失有兩道力量:外拉加上內推。因素其實是多元的:(1)台灣的代工產業與傳統產業的技術層次停滯不前,逐漸被新興國家快速趕上,因而中高階主管對前途有憂慮,乾脆提前出走到比較看得到前景的地方去(尤其是大陸);(2)台灣代工產業與傳統產業的老闆都只想賺眼前的錢,沒有給中高階主管更大的發揮空間,因此留在台灣猶如龍困淺塘,一旦去了大陸,不但薪水至少加一個零,更重要的是猶如龍入大海,馬上可以有一個世界級的大市場來挑戰自己的能力極限,還不需要到白人社會去當二等公民,豈不樂哉?(3)台灣的政治讓人看不到任何前景,為了孩子的未來,有人想學孟母三遷;(4)台灣的政商勾結體制下發達(所以高爾夫球場會員證一張可以上百萬元),在這種體制下中高階主管能力只要「夠用就好」,諂媚、阿諛、奉承是大大地有助於升遷的。不滿這種文化的人當然只好出走。
大陸和新加坡位何要高薪從台灣挖腳?不要老是「阿共仔的陰謀」論!事情很單純:大陸產業發展速度太快,來不及自己培養人才,從台灣挖最快!此外,新加坡和台灣另外有兩股人才荒:全球產業變遷速度太快,要及時掌握新興產業契機,來不及從頭開始培養,只好到處亂挖;大陸十二五計畫提供台商擴大營業的商機,因此必須儲備或招募中高階主管,而不能完全靠內升。
亞洲經濟發展使台灣的中高階人力可以在亞洲有世界級市場可以發揮,而不需要到白人世界當二等公民,我為這些被挖角的人慶幸「人盡其才」。他們離開台灣,讓較資淺的人有提早升遷的空間(中高階主管的平均年齡從去年的39.9歲下滑到37.8),我樂見這種人才的流動。亞洲的人才荒讓亞洲的年輕人在全球不景氣中保持著遠比歐美更大的就業空間,我樂見這個現象繼續擴大下去。
人才荒?明明是喜訊,為何有人亂叫亂嚷?產官學研聯手趁機勒索政府和納稅人,順便擴大補教業的營業規模。

當然,我最看不起的總是趁火打劫的沒品教授和中研院人員。

2012年7月23日 星期一

流浪博士的求職之路

一位即將拿到歷史學博士的優秀青年來找我談未來出路,他已婚、有子、有房貸,32歲,太太想從補習班導師的位置換軌道。我看到一幕風雨飄搖、前途坎坷的景象。
這位準博士研究台灣高科技產業發展史,尤其熟知半導體產業在美國、台灣與大陸的發展過程,以及政治、經濟與社會背景。他大學部時可以進名校法律系,卻因為受到參與學運的大哥影響,決心研究台灣的歷史;學生時代他也參與學運,因為關心農業的沒落而開始倒過來研究台灣重工輕農的歷史發展過程;後來因為關心勞工的結構性失業,所以選擇不出國,直接留在台灣研究台灣的產業變遷。
我猜我的讀者中有 10% 左右跟他很像:質優、有熱情與理想、初入職場,但對於職場而言已經算是「高齡」的「新鮮人」──倆個矛盾的名詞被古怪地聯結在他身上,形成一種似乎很難找到工作卻又似乎未來很有發展機會的古怪組合。
我覺得他不適合傳統的謀職之道,而需要另創「非典創業/就業」途徑。不過,說來話長,無法言簡意賅。我分兩大段落來剖陳。

2012年7月22日 星期日

先準備過兩、三年苦日子吧

前面貼了幾篇我仔細篩選過的經濟評論,大都預期未來很可能要過兩年以上的苦日子。樂觀的讀者或許會有另一種看法:溫家寶三月份才宣布放棄保八而將今年 GDP 成長率下調到 7.5%,但是包括 IMF 在內的許多預測都看好大陸有機會勉強保住 8.0% 的GDP成長率,可見大陸經濟前景正在改善,台灣也有機會受惠。持這種看法的人最好看一下經濟日報今年36的社論「中國大陸經濟目標不保八的意義」:大陸官方所發布的經濟成長率預測是「有把握可以達成的成長下限」,因此最後結果超標是常事:十一五規劃的五年目標是每年 7.5%,實際結果為每年 11.2%2011的目標是7%,實際結果是9.2%。假如今年真的僅勉強保8.0%,那將意味著實際狀況比大陸官方三月份的預期還糟,而非更好。

轉貼


面對當前經濟困局應有的對策



  • 2012-07-21 01:08
  •  
  • 工商時報



        雖然傳統提振經濟的手段非財政政策即貨幣政策,而以目前國內情勢觀察,似乎均無進一步擴張的空間。但除此之外,仍可透過政策設計來提振經濟。陳內閣若能儘速檢視那些阻礙商業活動、投資意願的林林總總限制,以政策設計引進民間活水,這絕對要比舉債擴大內需更有效,也更有益於台灣經濟的長期發展。

     從上述思考出發,我們願就如何因應當前的經濟情勢,提出以下幾項建議:

     第一,不要完全專注於ECFA和即將簽訂的兩岸投資保障協定,或者寄予過度期待。過去兩年ECFA的簽訂,的確為台灣帶來不少的貿易利益,但也使得台灣出口廠商過度將希望寄託在大陸的讓利。然而財政部統計處公布的6月海關進出口貿易統計,與去年同期比較,今年3至6月出口連續4個月負成長。累計上半年出口總值年減率4.7%,其中對中國大陸及香港、美國和歐洲等主要市場出口皆下滑,僅對東協出口增加。主要原因是,台灣對大陸及香港出口約占整體出口的4成,比重相當大,大陸經濟成長趨緩,對台灣傳統產業出口的衝擊大。


閱讀全文

轉貼李登輝的文章


後金融海嘯時期 台灣經濟 該何去何從?



                                                                        李登輝


2008年國際金融海嘯對全球經濟的影響程度堪稱百年不遇,各國政府為了善後忙得焦頭爛額,紛紛端出振興經濟的擴張性財政政策與寬鬆貨幣政策以為因應,但迄今已近四年情勢仍未見好轉,可能還會演變成「二次衰退」,先進國家民間消費的萎縮也影響到依賴出口的國家,使得原本快速成長的中國經濟也開始放緩,甚至出現貿易逆差。這些嚴峻的國際經濟局勢讓台灣經濟前景更加雪上加霜。
身處同樣惡劣的國際經濟環境,南韓經濟卻脫穎而出,將擠身已開發國家之列,各方面經濟表現都領先台灣,這表示國際因素不是造成今天台灣經濟困境主要的原因;面對經濟轉型失敗,政府、學界與企業皆無法卸責。如果我們對於經濟轉型失敗沒有深刻檢討與正確認知,那麼不管往後我們再喊出多少拼經濟的口號,不管我們的人民有多麼認真的打拼,最終只是事倍功半而無法擺脫困境。所以在此要以「後金融海嘯時期台灣經濟該何去何從?」為題,和大家共同思考,希望可以找出正確的診斷與處方,幫助台灣經濟繼續向前行。

一、過去盲目鼓吹全球化的主流經濟理論亟需修正

閱讀全文           (原載:台灣國際研究季刊 第 8 卷 第 2 期 1-14 頁,2012 年/夏季號)

2012年7月20日 星期五

西藏獒犬登台,然後呢?

      2006年五月份的《商業周刊》的封面故事是一篇極端驚悚的文章〈藏獒鬥志〉,光是第一句就有夠驚悚:「短短五年,『大陸人管台灣人』正迅速增加,『台灣人管大陸人』已成舊印象!」文內把身在台灣而出生在大陸的高階經理人形容成西藏獒犬:「這些高階經理人的共同點是兇悍、聰明、主動出擊,不撂倒對方不罷休,就如同犬中之王—— 藏獒一般。」  
該文憂心忡忡地指出四個現象:「現象一:在台國際企業大量拔擢大陸經理人、現象二:越來越多中國企業在台設立分公司、現象三:大陸人躍為國際企業亞太區負責人、現象四:台資企業也開始出現大陸經理人」。此外,該文還把這些獒犬形容得陰狠毒辣,幾乎毫無人性:「比台灣人渴望勝利 苦過、熬過,千萬人中拚了命要出頭」,「比台灣人樂在競爭 九犬出一獒,重重淘汰激發鬥志」、「比台灣人手段強悍 有三成把握就進攻,把對手逼到絕路」、「比台灣人願意吃苦 正面迎擊危機,把壞帳變成賺錢生意」。
說真的,我剛看完的時候也心跳加速,覺得再不趕快逃離台灣,恐怕就要淪入人間地獄了!再想起我年輕時讀過的一大堆文革傷痕文學以及文革泯滅人性的各種報導,我心裡的恐懼絕對遠遠超過四十歲以下所有人所能想像的程度。我相信大陸所有跟我年紀相近或更年長的人都會同意:文革就是人間地獄!
那麼,面對這些凶狠殘暴的西藏獒犬,我們該怎麼辦?

2012年7月19日 星期四

書呆子救國,生靈塗炭

       中央研究院預測今年經濟成長率將降低到1.94%,出口年增率從 5.15% 下調到 0.87%,而進口將出現負成長1.06%於是又有經濟學者跳出來提對策,建議儘速簽訂 FTA,降低證交稅來抵消復徵證所稅的衝擊(實質上等於減稅或不增稅),擴大政府債務上限,放棄藍綠惡鬥,以及促進產業升級。
     各大媒體的財經社論幾乎都一致認定台灣會輸給韓國是因為 FTA,我因此極端看不起這些所謂的「財經專家」,而認定他們不學無數,與神棍雷同。FTA 有什麼用?降低關稅從而節省廠商成本。減多少?美國工業產品平均進口關稅僅2.0%,而且有一半的工業產品本來就是免關稅;因此,我們頂多可以減少 2.0%的成本。但是,FTA不是免費的午餐,美國預估韓國每年將必須從美國多進口 100億美元的商品。我們如果跟美國簽 TiFA,最好的情況也是增加多少出口就得增加多少進口,結果是在行政院長面前說得上話的廠商得利(原本就享盡各種政府優惠因而獲利高的廠商),其他廠商受害(原本就被政府漠視,稅賦高,獲利難的廠商)。我敢打賭:簽訂 TiFA 的結果是少數奸商獲利,弱勢產業崩倒,失業率上升!我不知道這些人的經濟學是怎麼學的?
     實際上台灣「高科技產業」受到政府的補貼遠遠超過成本的 2% 甚至可能將近 20%,卻還輸給韓國,這種病真的可以用 FTA TiFA 去救嗎?

      台灣人的工資只有韓國的61%,稅賦遠低於韓國(8.4%對25.6%),電價與油價都明顯低於韓國(政府補貼),土地與廠租超便宜(政府從農民手中搶奪土地來賠錢辦科學園區),我還沒提到公股銀行超低利貸款和超優惠的設備折舊率計算公式(又是拿納稅人的錢去補貼奸商)。把這些優惠換算成成本,絕對遠遠超過 2%,甚至可能接近 20%
     你如果問克魯曼台灣經濟犯的是什摩病,我猜他99%的機率會告訴你「親信資本主義」(crony capitalism):公司賺錢靠政治人脈,以及政府特許的作假帳和侵吞投資人權益(美國高階主管的認股權和台灣更令人髮指的員工股票分紅),而不靠真實的經營績效!
     藍綠真的有在惡鬥嗎?除了耍嘴皮、騙選票的方式不同之外,我完全看不出藍綠在經濟、產業、財稅政策上有何不同。施顏祥從2002 年開始當經濟部常務次長,2009年開始擔任經濟部長,一直都是藍綠陣營產業政策與經濟政策的主要執行者;從陳水扁的兩兆雙星到馬英九的四大慘業,政府一直都在扶植無心於自主技術也不願意扶植國內周邊供應商的「明星產業」;而財稅上的劫貧濟富哪一樣不是陳規馬隨?
     「減稅救經濟」是永遠不變的主題,一再隱藏國債,一再提升國債也是藍綠的共識,陳規馬隨永遠不變的作為。減稅容易增稅難,台灣的稅率已經低到瘋狂的程度,國家的服務水準已經低到只能用「佔著毛坑不拉屎」形容,隱藏性國債急劇在累積,減稅冒的是重蹈歐債危機的覆轍,這些「經濟學者」真的永遠都看不到是不是?減稅也許可以提振投資意願,問題是:在全球普遍需求不足的大環境下,減稅可以增加幾 % 的投資?0.001%0.01%0.1?收獲這麼小,付出的代價這麼高,這些人的經濟壆到底是怎麼學的?
     最後只剩一條路:促進產業升級。產業要怎麼升級?新加坡官員是整天到處拜訪跨國企業的CEO,向他們說明新加坡政府的作為和新加坡的各種投資背景資料,同時問這些 CEO 新加坡要如何配合,也藉此瞭解跨國企業 CEO 眼中的世界局勢和新加坡的機會,然後調整發展方向,逐漸擬出發展策略,敲定大型投資,給跨國企業投資優惠條件,但交換跨國企業的投資承諾:帶動新加坡周邊中小企業的發展。
     台灣呢,政府官員只會跟國內工商大老開會,對這些大老予取予求,所有的優惠都是白給,沒有任何附帶條件。新加坡的旗艦產業創立時,可以帶著底下整個新加坡籍的艦隊全球遠征;我們呢?旗艦產業像吸血鬼,一個旗艦產業興起,整個艦隊全部沉沒在港口裡。
    台灣為何沒有競爭力?不是因為FTA,不是因為稅賦太高,不是因為國債太低,不是因為教育失敗,不是因為九年一貫,不是因為勞工薪水太高,不是因為有草莓族,不是因為藍綠惡鬥。只有一個原因:藍綠一致地劫貧濟富,偏袒奸商,導致人才沒有發揮餘地,國內資源錯置,廠商無心於正業,只想靠政府的補貼賺錢!

     不信?寧可去問克魯曼,千萬別去問中研院院士!會當院士的人,就是因為他的研究主題跟美國有關而跟台灣毫無關係!

2012年7月18日 星期三

指考英文成績低落的聯想

東吳大學英文系副教授曾泰元憂心忡忡地在蘋果日報投書,指出九年一貫施行以來指考英文成績持續低落,並利用聯想法意有所指地暗示九年一貫要為英文成績持續低落負責,也可能要為總體經濟競爭力不振負責,結論是「十二年國教的免試入學,是否會造成競爭力的進一步流失,指考英文成績的低落,一葉知秋。」
我在「十二年國教與台灣的競爭力」和「人才培育三段論」已經指出來:台灣的經濟競爭力落後的原因是出現在產業政策,而不是因為中小學教育有問題;我在為「親子文化」八月號寫專欄時也指出全球都早已有嚴重的過度教育現象。因此,繼續逼迫孩子學更多的英文不見得有助於解決經濟問題,但卻有可能犧牲孩子其他方面的發展所需要的時間。
談論社會問題不能完全沒有任何社會學的基本概念,推論因果不能誤把統計的相關性當作因果的必然連結。

2012年7月9日 星期一

農業問題就是你我的問題

我們吃的很髒,因為農業灌溉用水裡參雜著工業廢水。鎘米事件過去之後,很少人再去注意農田污染事件,但是各種工業廢水依舊在污染著我們的農地,以及我們每天的飲食。自來水裡面也一樣地含有工業廢水,許多人只好用逆滲透自力救濟。
工業廢水應該集中處理到不影響環境之後才排出,農業灌溉用水則應該從不受污染的水源區取得,兩者橋歸橋路歸路,各走各的水道,這叫「灌排分離」。「灌排分離」市政府各單位一再主張的既定政策,那麼為何會有工業廢水進入農田灌溉渠道?最簡單的回答是:政府特許某些廠商把工業廢水排進灌溉渠道,這叫「搭排」;而政府答應的藉口是:「排水路用地取得困難」。
為何要「特許」某些廠商把工業廢水排進灌溉渠道?因為許多工廠就設在農田中間,許多縣市則根本是政府自己把工業區設在農田中間。譬如,台中市府水利局長劉振宇在一次議會的專案報告中就指出:「早年政府補助各地農田水利會興建農水路,六十年代起,台中潭子、神岡、大雅、大里、太平都有工業區混雜於農業區內、且也都在主要灌溉區域,因專用排水路建設不足,台中農田水利會同意工業排水就近利用其管理之既成之灌、排水路,排放至下游。」工廠零星林立,廢水無法集中處理,要為這些分散各地的工廠設置獨立的排水管路經費龐大,以台中市為例(含舊的台中縣)可能需要上百億。

2012年7月8日 星期日

失業不是你的過錯

不管是流浪教師、流浪博士、公職補習班裡的流浪考生,或者以延畢、考碩博士班等其他形式的廣義失業年輕人,以及找工作已經很久的年輕人,我最想說的一句話是:「失業不是你的過錯」;我最想說的第二句話是:「向爸媽求助不是懦弱的表現」──不管是經濟上的求助,或者找爸媽商量。
我也許太悲觀,但不是 sentimental 型的悲觀,而是有根據且審慎評估後的悲觀。我認為油價會持續漲高,使得全球經濟持續低迷或惡化,而政府部門的決策者沒有能力緩解這個趨勢。這是大社會的結構性失靈,不是個人能力所能解決或抗拒,需要家人一起相互扶助來度過難關,而這難關可能長達 20~30年。
很多人覺得自己長大了,不該再讓爸媽操心。但是,如果我的孩子有困難時不讓我知道,我會更加地操心。有些爸媽就是永遠的爸媽,我五十歲時八十歲的老父還會幫我報所得稅,幫我修紗門,擔心我不懂得為子女的未來存錢;而我媽還是不時提醒我:不要穿短褲去出席重要場合。在爸媽眼中我們是遠永遠的孩子,與其不讓他們參予而把憂慮悶在心裡,不如堂堂皇皇地跟他們商量。畢竟,對於初次找工作的人而言,不管你學歷多高,年紀多大,孩子有多少個,你就是欠缺對社會第一手的了解。而我這輩份的爸媽也許可以提供一些有用的資訊,或者值得參考與進一步評估的建議。

高成低就與畢業/升學的兩難

景氣不好,工作難找,是趕快畢業好?還是繼續唸碩博士好?是不管什麼工作(即使高成低就,專長不符)都先卡位好?還是繼續尋找理想中的工作?
對於這兩個類似的大問題,網路上的討論往往流於過份以偏概全地把個人經驗當做所有人的共同經驗,或者情緒化的漫罵。這些對需要做決定的當事人其實毫無益處。
要客觀地回答上面這兩個大問題,最重要的是需要先知道另一個大問題的答案:未來三、五年內工作機會是會愈來愈多?還是愈來愈少?如果答案是「愈來愈少」,當然在大部分的情況下是先卡位先贏──除非你的進修過程可以把自己過去的冷門專長變成熱門專長,大幅提升自己在職場的競爭力(可惜這種機會並不多,而且不曾到職場歷練過的人很難正確研判哪一個指導教授給的研究題目真的確屬職場所需要的專長,因此研究所的教育投資其實是非常高的風險,往往得不償失)。如果未來台灣經濟前景一片看好,不但工作機會將大增,而且高階的工作機會比例也大大提升,那當然是繼續等下去,或者先在研究所提升自己的競爭力。
也就是說,未來全球經濟前景是看好還是看壞?未來台灣的產業競爭力是看好還是看壞?未來台灣的產業走向是朝向你期待的方向或被像你所期待的方向?

2012年7月7日 星期六

靠經濟學家解決產業問題?難!

六月底聯合報系舉行「關鍵兩年─為台灣經濟開路高峰會」系列論壇的第一場,管中閔、陳博志、胡勝正都應邀表示意見,中小企業的發展成為焦點話題。
行政院政務委員暨中央研究院士管中閔表示:台灣光靠沒有關鍵技術的明星產業,是一條走不通的路,應重新考慮,推動一批擁有或即將取得關鍵技術的「中堅產業」。他這意見我讀起來似乎言之成理。但是,他心目中的「中堅產業」長什麼樣?他想要如何培養?這要看他的另一場談話。
國科會年底將召開科技會議,邀集「院士級」人士研商我國科技政策走向,其一重要議題為人才課題,由管中閔負責籌劃。管中閔認為台灣的人才培育過程有兩大問題:「高不成,低不就」──「高不成」,是指碩博士應從事的尖端科學基礎突破創新,卻無法做出舉世創新的看法;「低不就」是指大學生不會修機器,甚至連100120伏特也分不出來,管科院畢業的只會講管理故事,卻不見得能去做市場行銷的人才。
這樣的見解完全沒有搔著台灣高等教育的癢處,更嚴重的是完全沒有看見台灣產業經營環境的特性:跨國企業專利競爭與封鎖絕非台灣企業輕易可以突破的,必須找到特殊的縫隙才有機會突破;此外,技術升級也必須要了解臺灣企業有什麼而沒有什麼,以及要升級所需要的技術在哪裡,如何整合或媒合。(參見《2020台灣的危機與挑戰》Unit 111213

轉貼「管中閔:台灣的經濟,很悶」


管中閔:台灣的經濟,很悶

  • 2012-04-25 01:28
  •  
  • 工商時報
  •  
  • 【記者陳碧芬/台北報導】

        中央研究院院士、行政院政務委員管中閔指出,台灣經濟有成長的速度,沒有成長的活力,經濟數字也沒有轉化為生活品質的提升,「台灣的經濟,現在很悶」,產業結構轉型是當前的要務,是台灣一定要衝過去的一關。

     他強調,製造業雖然外移多,但不能從台灣消失,服務業雖然已占總經比重7成以上,可惜主要大項的金融市場是「銷售面」,長期處於微利產業態勢,而批發零售又不能只有台北東區的貴婦在消費,只要街頭上沒有實體店面的小攤販愈來愈多,100元剪髮攤林立,都是經濟衰退的證明。

閱讀全文             

2012年7月2日 星期一

國科會主委該想清楚的幾個問題

據說中央研究院院士都是一時俊秀,在學術上有卓越的國際聲望。不過,有另外一說,說院士選舉充滿各種弊端,當選的人中有些根本就是濫竽充數。
也許兩種說法都言之有據,問題在於比例與機率。我們有過好幾位院士當教育部長,績效如何有目共睹,我是大失所望。別的不說,那麼多個院士當教育部長,卻沒有人知道少子化問題與高教供過於求的潛在危機,令人失望!沒有能力擔負起責任的人,就不該去承攬那個權力!
別質問我:「你去當會比較好嗎?」我不可能去當教育部長,有人延攬我也不會入閣,所以我不需要去面對那個質疑。
終於有院士當國科會主委了,我還不想馬上說失望,但是卻很懷疑這位主委到現在有沒有想清楚幾個跟他職責有關的關鍵問題──我甚至懷疑他到底知不知道有這些要緊的問題存在。
第一,當主委就是掌權,而權力來自於責任。所以主委該回答的第一個問題是:(1)主委應該是為誰的利益服務?對誰負有責任?是總統?行政院院長?學術圈內的學閥?「學術圈」?還是納稅人?回答前請記得兩件事:總統和行政院院長的權力來自於納稅人與投票人所授與。
第二,國科會是國家科學政策最高負責機構,台灣的科學發展目標是什麼?是要爭取空洞的「學術卓越」?還是要爭取台灣的「國際學術地位」?還是要搞飛機、發射火箭與太空梭,滿足大家痴人作夢的樂趣?還是要獎勵個人的野心、虛榮心與讓人質疑的「學術成就」?還是要思索台灣的問題以及謀求解決之道?不同的發展目標間該如何排優先序?該如何分配國科會的資源?再度提醒主委,國科會經費全部來自納稅人,國科會對納稅人負有一定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