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31日 星期二

必要之惡?or 懶惰與無能的藉口?(下)

       有一位財經界有頭有臉的人寫了一篇文章,標題聳動「貧富差距是活性社會的必要之惡!?」好心地建議大家:要經濟成長,就要忍受貧富差距這個「必要之惡」。
       這位好心的經濟學家把可容忍的貧富差距訂在哪裡?「從產業革命以來三個世紀的經濟社會發展經驗看,惟其貧富差距倍數超過45倍以上的經濟社會,才會是較有可能暴發革命或爆炸性動亂的社會,而貧富差距倍數在七倍以下的經濟社會,則率皆可能衹不過是一個「均富」或者是一個「均貧」社會,祇是這種類型所得差距偏低的社會,也最可能就是一個相對沒有活力,或者根本就是一個普遍性高度「惰性」的社會(inert society)。」
        言下之意,台灣現在6.34倍的貧富差距還太小,必須讓它再大個幾倍,才能讓經濟發展的積極性被開發出來!那麼,要多大他才會滿意?「我們可以看得貧富差距21倍的美國、13倍的新加坡、23倍的中國、50倍的英國都還是高競爭力的穩健經濟社會。」
        貧富差距愈大,經濟真的愈有活力?美國真的那麼神?看一下事實(出處看註解),2000年到2007年之間,瑞典的GDP成長率在1.14.4之間徘徊,美國在0.9%到3.8%之間徘徊,而英國1.6%到3.8%在之間徘徊。(20082011的各國遭遇到的問題差距較大而很難比較)
       貧富差距真的有助於提升經濟活力?還是說這種說法單純出於某些學者一相情願的想像!?

必要之惡?or 懶惰與無能的藉口?(上)

       在繁體中文網 Google 一下「必要之惡」,妳會找到一籮筐:考試是必要之惡、洗錢是必要之惡、貧富差距是必要之惡、非典型就業是必要之惡、量化寬鬆是必要之惡、農業用水調做工業用途是必要之惡,乃至於核電、石化與死刑通通都是必要之惡。 
      政府無能,就發明一大堆「必要之惡」。這就算了,有一大堆學術上很炫的術語和論述被拿來支持這些不必要之惡,才會使得懶惰、無能的官員益加厚顏無恥。
     考試如果戕害學生,就去改考試制度、出題方法與升學制度,哪來「必要之惡」?沒能力解決教育問題就不要當部長、次長、司長,鬼扯什麼「必要之惡」?沒有能力解決經濟、農業問題,就不要當部長、次長、司長,鬼扯什麼「必要之惡」?
       工學院與資電學院就沒有「必要之惡」這種惡習!

2012年1月30日 星期一

經濟學論述的公共性

對於我部落格裡所表達的意見,反彈時情緒最激烈的是賈迷,其次是學經濟學的。

關於賈柏斯,我刪去原文立即把原文改成一系列文章(半導體代工的故事(上)半導體代工的故事(中)半導體代工的故事(下)IT 產業封神榜「智慧」是社會的公共財賈伯斯?他到底為這世界做了什麼好事?(2)),希望讀者對我的評論背景有更多的瞭解之後,再回來談美國企業創新與國際代工的關係,以及亞洲為美國各種企業英雄所付出的代價。我除了想談談「聰明能有什麼用之外」,也希望台灣人在看美國各種英雄事件時可以站在台灣人的角度看,而不要盲目地跟著美國的媒體去崇拜美國的英雄。因為,我們可能正好是受害者。過幾天我會把原文找出來重貼,希望那時候大家情緒過了,對蘋果對腦的資訊也相對較完整了,會比較有機會正確解讀我原文的意思。

最近收到朋友轉寄來的一批文章,是關於蘋果電腦的,一起清列在這裡供大家參考。
(1)李尚仁,中國時報觀念平臺,媒體對賈伯斯評價有待商榷
(2)曾建華,賈伯斯 蘋果經濟
(3)另外一篇是從大陸的觀點談蘋果的代工問題: 苹果的血汗代价 

2012年1月27日 星期五

賦稅正義為何那麼困難?

蔡英文在大選前夕突然指控「馬英九背後站的都是大財團」,並且指責馬英九任內「做大的是大財團的餅,小市民和薪水階級的飯碗,卻是越來越小。」

馬英九絕對是跟大財團站在一起的,這可以從他的內閣歷年具體作為看出來。李述德胡亂減稅,被楊志良罵:「財政部拚命為有錢人減稅,卻不斷發行公債要全民負債,『這是不公道的制度』」朱敬一也看不下去,罵他:「部長說降稅使經濟成長率大幅成長,這是誤導!」並且說,台灣租稅負擔率只有百分之十一點九,是全世界最低的國家之一,「用膝蓋想都知道這樣的財政無法永續!」  這種部長卻是馬英九的最愛,馬英九對蔡英文的指控還能有什麼好不服氣的?

台灣一直流傳一個說法:稅賦正義和產業發展不可能得兼,如果要發展產業,就必須減稅以吸引投資,並藉此將台灣發展成區域的財富管理中心。因此,馬英九任內無視於他自己說過的「貧窮在那裡,政府的關懷就到那裡」,大舉將遺產稅降至10%。結果遺贈稅率調降2年之後,市場上的資金一直很充沛,但是只有豪宅房價被炒高起來,政府夢想的「財富管理中心」卻連個影子都沒有。因此這個政策被財經學者批評為:「金融海嘯陰霾已漸消逝,但遺贈稅的錯誤改革卻讓台灣的經濟,從『復甦』變成『富甦』,只肥壯了那些有錢人。

一個有趣的經濟學者

這一陣子有某人持續給我轉寄一些文章。只要不是社運圈轉寄寫給我的,我通常是直接丟到垃圾桶,所以它的文章已經被我丟掉很多篇。今天看到一篇標題「Left/Right 」,以為是社運圈轉寄的,就把它打開來。發現論調很有趣,就一口氣看了一大半。

引我好奇的是這兩段話:「姚(人多)是社會學學者,這個領域裡面左派論述佔據的份量很重。我不認識姚,不過我猜從社會學者的眼中看來,台灣兩大政黨都是右派政黨。」「如果問經濟學家台灣的兩個主要政黨是左是右,我不敢打包票所有的人看法都一致,不過只要關心政治議題的經濟學家,大概大部分人都會認為台灣根本沒有右派政黨,全部都是左派政黨。」接下來還更有趣:「我參與的校外活動有限,不過每次跟金融業者接觸,總會聽到一些政府管這管那,管到我都不知道幹嘛還要在學校裡教財務的奇奇怪怪的管制措施。就憑這些國營事業和市場干預的程度,我不認為台灣有任何政黨夠格稱為右派政黨。」

2012年1月23日 星期一

誰該為失業與貧富落差負責?監察院幫你出一口氣!

「近10 年來我國GDP 成長逾3 成,惟失業率偏高成為常態,薪資水準與經濟成長落差甚大。」這是不是妳最怨的事?原因出在哪裡?誰該負責?妳想不想知道?

監察院花了不少時間去調查這個重大社會問題的起因,並且寫了一份翔實的報告「100財正0023號糾正文」,一方面把責任指向行政院產業政策與教育政策的錯誤,一方面也指出稅賦不公和高科技產業「所得超過對經濟的貢獻」這樣的事實。我覺得這是一份值得每一個人都花時間仔細讀完的報告(一共只有21頁,字體又很大,不會花太多時間)。

譬如,該糾正文第12-13頁提到:各部會之租稅減免各相關辦法多達34種,不僅明顯侵蝕稅基而不利於租稅公平,且偏厚高科技產業,以致2004年高科技產業實質有效稅率為5.8%,遠低於經營艱困的傳統產業的14.8%,其中又以半導體產業享受最多租稅優惠:電子零組件製造業共有8,130 家,實際繳納稅額僅195 億元,平均每家廠商僅約240 萬元;其中適用促產條例租稅減免有1,320 家,減免稅額高達669 億元,平均每家減免逾5,000 萬元;而某家晶圓代工龍頭廠商在2005年盈餘934 億元,繳稅金額卻僅有2 億元,至2009年時實質有效稅率仍僅6.06%,遠低於傳統產業平均的14%。

人生要像釀造業

不知道台灣從什麼時候開始變得極其急功近利,有些學校開的「生涯規劃」專門找一些號稱「我從十五歲就知道自己這一輩子要的是什麼」的人去講課,課程內容就是炫耀來賓如何在年少時選定的軌道上一路超速飆駛,先馳得點的得意過程。我總覺得這樣的課程是罪過、反教育,尤其是當它開授在清華大學時。

前述的課程根本就是鼓勵年輕人一輩子當「生涯規劃的囚犯」,一輩子封閉在15歲時建構的人生格局(幼稚、狹隘而膚淺)裡,永遠沒有機會超越15歲時的人格成熟度──就像很多事業有成的理工學院畢業生

這樣的人生像工業化生產的化學合成醋,它用冰醋酸等化學配方加速發酵過程,成本低廉而生產快速、大量。這樣的醋已經大量取代天然釀造醋,但是仔細品味兩者的差別,就會知道前者味道單調,仔細分析、化驗,就會發現裡頭嚴重欠缺天然營養成分(益菌、天然礦物質等)。

2012年1月19日 星期四

其實,我也曾經年輕過、迷惘過

      看著一個年輕人的部落格,彷彿看到我年輕時的迷惘:不知道這一輩子可以為自己作什麼,不知道這一生可以為身邊的人作什麼,不知道這個世界長得什麼樣子,不知道現實、理想與空想的分際在哪裡,不知道為什麼長我們一輩的都只剩下野心和慾望而沒有殘留絲毫的熱情與理想,不知道自私是不是人間唯一的真實,不知道要失敗幾次之後才值得放下,……。
      在我的生命史裡,年輕就是迷惘、焦慮與困惑。也是因為走過那樣的青澀與困頓,深深能體會那種困擾,所以當我走過它以後,我立志要當老師 ―― 當一個可以引領年輕人走出困頓的長者,讓他們可以一生永遠懷抱理想活下去。

2012年1月17日 星期二

只有政治而沒有民主的台灣

大選結束,最熱門的問題是:選民要的是什麼?真的是超級落伍的國家!一個兩黨早在 20 年前就該搞清楚,並且每年更新資訊的問題,再慢也該在一年前搞清楚的問題,選完了還是沒有人知道答案!

民主就是選擇作主,因此,一個社會如果無法透明地呈現全國選民對關鍵問題的意見分佈,這樣的政治體制不配被稱為「民主政治」,而只能稱為「兩黨政治」或「多黨政治」── 一種只有政黨分贓而納稅人只能逆來順受的的專制體制。

有人說:民調不是萬靈丹,問卷設計錯誤答案會出不來,甚至會被扭曲。但是台灣有學社會學的,有學政治學的,有研究社會統計、人口統計和抽樣的。這麼一大堆專家,還搞不出一套遠比名嘴的瞎掰還更可靠的統計與民調方法?

2012年1月16日 星期一

兩本攸關台灣未來的書

我很少看台灣人寫的書,35歲以前也許讀過30~50本,但35歲以後讀過的應該不到五本。過去十年來我只買過一本:崩世代:財團化、貧窮化與少子女化的危機── 其實它既是台灣 99% 人都該買來讀一讀的書,也是台灣 1% 人都該買來讀一讀的書;前者讀一讀來瞭解自己的處境為何會這麼悽慘;後者讀一讀之後想一想自己對台灣造了多大的孽業,以及該如何贖罪。

這本書的書名已經點出它的內容和主題:財團化、貧窮化與少子女化的具體事實、以具體數據呈現這些問題的嚴重程度。它的特色是:數據都出自政府部門,而非臆測或捏造。這樣的控訴,比情緒化的控訴更尖銳、有力,而無可逃避。

如果妳不想讀一整本書,而喜歡看電視,可以先看 YouTube 一個介紹這本書相關議題的節目:公視「有話好說  把國家找回來  搶救『崩世代』!

狗吠火車,夠久還是有用!

社會運動團體老是戲稱自己的行動是「狗吠火車」,政治人物根本就不鳥妳!不過,有許多案例還是顯示:堅持下去,吠得夠久還是會有一點點用!

紐約時報1月13日以斗大的篇幅刊載蘋果電腦自揭供應商壓迫勞工的名單。中文報紙的報導比較不完整,不過也可以見出一些蛛絲馬跡:「蘋果公司產品全球熱銷,但是全球生產供應商苛刻勞工、強迫勞工超時工作、污染環境新聞時有所聞。蘋果公司13日公佈全球生產供應商名單,表示會邀請外部機構監督供應商工廠,盼能平息外界對蘋果忽視供應商工作環境的批評;蘋果同時也承認部分供應商對勞工苛刻,包括員工超時工作且薪資過低。」

Apple 過去都以供應商資訊是商業機密為由而不肯揭露相關資訊,現在為何自動揭露醜聞並且說要邀請外部機構一起監督供應商?因為「近年來蘋果主要供應商富士康等屢次被爆存在嚴重勞資問題,甚至被批評為血汗工廠等,連帶也使得蘋果公司備受批評

2012年1月15日 星期日

總統大選誰輸最大?

我們。

馬英九以為他有680萬票的民意支持。其實,這680萬票裡頭有好幾百萬票根本就討厭馬英九的執政,厭惡他的無能,厭惡他內閣中一群無能的小人。他們投票給馬英九,不是因為希望馬英九當選,而只是不願意看見陳水扁的團隊跟著蔡英文一起進總統府,再搞一個鐽震案。如是而已。

結果,這一群人竟然被當成是「支持馬英九」,竟然變成馬英九政策的背書者。以後即使馬英九繼續做出讓這些人極度不爽的事,馬英九還是可以向全國民眾說:「我有680萬票的民意基礎!」討厭他的人卻被當作是擁護他,妳說,這群人冤枉不冤枉?

民進黨輸了,但是綠營名嘴卻說:馬英九不可以自以為他代表主流民意,他必須記得民進黨有600萬票。其實,這這600萬票裡頭有好幾百萬票根本就討厭跟陳水扁團隊站在一起的蔡英文,他們也不見得真的喜歡蔡英文跟民進黨那種只有理念而沒有具體作法的政見。他們投票給蔡英文,不是因為希望蔡英文當選,而只是不願意看見國民黨以往的貪腐集團跟著馬英九一起進總統府,或者在兩岸協商過程中軟弱到根本只能保護財團利益而無法保護市井小民的利益,或者對過去四年來生活水準的持續低落與看不到未來感到厭惡,如是而已。他們根本不以為民進黨跟蔡英文知道要如何帶他們走出當前的困境!

2012年1月10日 星期二

一本給年輕人的書

針對 2535 歲年輕人常見的困擾,我寫了一本書,今年二月一日要由聯經出版社出版(不是商周出版社),今天離上市只剩三週了。不過,讀過的人說,這本書也很值得推薦給開始思索未來的高中生。
寫這本書花了許多心血,重寫過好幾次。主要的難決處是:「要寫給誰?」
我原本只是想寫一本書留給我孫女兒,讓她在高中到研究所階段時可以對人生未來最重要的一個階段有所期待、憧憬,以及值得奮鬥的目標,協助她走出我年輕時的困惑。

後來發現身邊許多30歲左右的年輕人都有「30歲以前要搞定的十件事」這樣的困擾;也發現有許多年輕人因為對未來茫然而開始流行出國「壯遊」,結果卻只不過是去澳洲當廉價勞工,不見得真的有闊寬自己的人生視野。

2012年1月8日 星期日

青年失業的真相

一、真有這麼嚴重嗎(請用阿扁腔發音)

台灣的青年失業問題嚴重嗎?青輔會現任主委一直堅持:「相較於歐美國家,我國青年失業率並不算高,英國倫敦國王學院院長丹德克(Christopher Dandeker)100 年11 月來台訪問時,也讚賞我國減緩青年失業率的表現。」原因是:「根據經濟合作開發組織(OECD)2010 年的統計,臺灣15-24 歲青年失業率為總體的2.51 倍,與世界各國相近。其他國家如義大利(3.31 倍)、盧森堡(3.18 倍)、瑞典(2.99 倍)、挪威(2.66 倍)、紐西蘭(2.63 倍)、南韓(2.65 倍)等國家都高於我國。

統計數字會騙人,讓我們看另外一組李健鴻教授提供的統計(雖然是2009年的資料,卻教我們看資料的「另一個角度」,所以跟資料新舊無關):「2009年時,臺灣15-24歲的青年失業率是14.5%,雖然低於OECD國家的16.7%、歐盟的19.6%、美國的17.6%,但是卻高於全球平均青年失業率13%,也高於日本的9.1%與南韓的9.8%(OECD,2010),顯示相對而言,臺灣青年失業問題的嚴重性。若就青年失業率與全體平均失業率相比,臺灣的青年失業率是全體失業率的2.5倍,其比值僅略低於南韓的2.7倍,但明顯高於 OECD 國家的2.0倍、歐盟的2.2倍、美國的1.9倍以及日本的1.8倍。

2012年1月6日 星期五

青輔會的回應

我寫完「怎麼會有這種青輔會主委?!?!!!! 」這篇文章之後,有人來函說青輔會主委有在他自己的臉書上回應了一篇文章「政府積極推動青年就業創業措施」,還說:「天氣很冷,多給認真做事的政府官員一點掌聲吧!!不然熱情都要冷卻啦~~~」

我是覺得很奇怪,天氣那麼冷,街友那麼多,找不到工作的年輕人那麼多,為什麼是擔心青輔會主委,而不是擔心街友跟找不到工作的年輕人?

我到過一個高中夜間補校演講,老師事先告訴我這些孩子經常抽煙、打架。我請老師給我學生背景資料,也在往學校的車程問老師一些學生的細節,才聽到一個很誇張的故事:一個學生期末考請假,老師問理由,他說要去醫院照顧車禍的弟弟;老師覺得他編的謊話太離譜,問他:「難道你家都沒有大人?」有一個爸,酗酒到不行,媽已離家出走很多年,從很小就是他去打工賺錢養兄弟兩人。演講場地很大,幾百個學生認真聽講,沒人打瞌睡。

該被同情的是這些人。你試想想:升學率已經100%了,這年頭還有哪個高中生願意念夜間部?不就是那些白天必須賺錢養活自己的人嗎?他們能賺到什麼錢?7-11 打工,或者「非典型就業」。白天被剝削,晚上上夜校,有辦法好好讀書嗎?學歷不好,畢業後又是繼續「非典型就業」。你能當工讀生到幾歲?我最火的是這一句:「顯示大專畢業長期失業青年多能自行安排,需要政府或學校協助者比例確實不高。」

2012年1月5日 星期四

走過社會改革的情緒低潮

有人問我:面對社會的不公不義卻又覺得無法改變它時,如何走過心情的低潮。也有學生問過我:如果想要從政來改變社會,要有什麼準備。看起來問題很不一樣,答案卻很接近,甚至可以說是一樣:廣泛閱讀西方19世紀以來各種社會改革運動史,看清楚社會運動的理想與現實,瞭解各種不同的社會情境下社會運動真正可及的目標、程序與意義,再看清楚台灣社會的現實,想清楚自己在台灣從事社會改革運動真正可及的目標與意義,想清楚自己為何而戰。

只有靠這複雜過程建立起來的理念、目標、意義與手段,才有機會可以支撐自己長期走下去,走過永遠沒有勝利的戰鬥過程,走過永遠與被打壓者一起被打壓的憤恨不平,走過失敗主義的沮喪,在每一次的失敗與堅持中看見自己的價值

如果沒有能力忍受永遠被打壓,就沒有能力永遠跟被打壓的人站在一起,就會想跟執政者和解,就會想跟在野黨一起打贏選戰後入閣,就會為了跟執政黨非享一點點權力而一點一滴地犧牲、妥協,直到自己的朋友一個個背棄你、唾棄你為止。

在社運圈內超過15年了,我看過太多變節的人, 一點點小惠就跟政治人物結合,敵人看不起你,昔日的戰友更看不起你 ── 其中不乏曾經很有名的大學教授!

怎麼會有這種青輔會主委?!?!!!!

歐美經濟學家和社會學家都在認真討論該如何解決青年失業問題,甚至把青年失業當作違背世代正義的一大問題。青年失業有很多原因被提出來,短期因素是次級房貸與國際貿易收支帳的失衡;長期因素是全球化導致各國產業畸形發展,先進國增加的工作機會是附加價值高而就業機會少的工作,失去的是更大量中低附加價值的工作機會,因而導致 GDP 與失業率一起增漲。青年失業被認為是世代正義問題,因為有愈來愈多的證據顯示:景氣衰微或前景不明時,企業家會避免聘用經驗不足的青年人,因此青年是經濟不景氣下的犧牲品,而非個人問題。被提出來的解決辦法很多,包括擴大政府支出,要求學校教育與產業需求扣合,以及強化福利制度,以免受害者終身留下傷害,乃至於人格扭曲。

台灣青年失業率是總體失業率的2.51倍,直追歐美國家,顯示確有結構性問題。但是,我們卻出現一個天才到不行的青輔會主委李允傑博士,他說:台灣的青年失業「多屬自願性失業」,還說自我感覺良好地說:「對於青年失業率問題,實際的數據反映台灣青年的就業狀況相對良好」。

2012年1月3日 星期二

專精一行,旁通數行

今年春天缺水時,公共工程委員會主委李鴻源出面表示:先進國家農業用水都僅佔水資源的四成,台灣卻佔78%。言下之意,要減少農業用水來挹注工業用水。

哪些先進國家真的農業用水都僅佔水資源的四成?我手上有一份出自農委會農田水利處張敬昌先生的資料,歐洲農業用水僅佔水資源的30%,北美洲(美、加)為40%。台灣是62.5%,日本是62%。所以日本和台灣的農業濫用水資源?

妳如果用「farm site:.uk」在 Google 中進行圖片搜尋,就會得到一大堆英國農場的照片,沒有任何一張照片裡有梯田;妳如果用「german farm」在 Google 中進行圖片搜尋,就會得到一大堆德國農場的照片,有幾張有內衣美女,但沒有任何一張照片裡有梯田;用「french farm」在 Google 中進行圖片搜尋,也會得到一大堆法國農場的照片,還是沒有任何一張照片裡有梯田。妳當然不會訝異,歐洲本來就沒有梯田!